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宴周赵玉珠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热门作品》,由网络作家“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谢宴周赵玉珠,故事精彩剧情为: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低嫁世家,夫君厌恶,婆母不喜,受尽磋磨,后来更是被残忍杀害。这一世她挟狠归来,设计了一场完美邂逅,一步步抓紧夫君的心。前世伤害她的婆母、小姑,这一次她通通不会迁就,狭路相逢,打脸胜!...
《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热门作品》精彩片段
翌日一早,外头还如前几日一般,寒风凛冽,呜呜的呼啸声吹响在众人的耳边。
王嬷嬷照常给大伙做了饭菜,天气这样冷,即使做好放几日饭菜也不会坏。可却没有装的器具,王嬷嬷便只多做了一满陶罐的菜让他们带着,十几人省着点吃,也能吃两顿。
她已经从玉珠那里知晓,这位领头的少年愿意帮她们递信。她心中感激,自然是使出了十成十的干劲。
不然她带着玉珠这样遥远的路程,途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她心中也十分惧怕。
众人朝食也是吃个肚儿圆,摸摸肚皮,回味的刚刚的饭食香味,跟外面的天寒地冻相比,自然颇有几分不舍。
李珣将留给她们的吃食招呼人送了过去,便拍马准备出发。他也想过带玉珠,可是他们急着回京,路上必定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实在不方便。
玉珠站在门口一侧,有些失神的看着他干净利落的翻身上马,少年现在便已是风华初成,记得上一世在他几年后回京时更是英姿勃发。
想到他刚及弱冠便请缨上战场,最终尸骨也埋在他最爱的西北,心中一时涌上酸涩。
李珣回眸,两人遥遥相望,在这白雪铸造的世界里,也将彼此刻进心里。
等他们走远,再也看不到时,王嬷嬷便拉着玉珠进入屋里,清点着刚刚李珣给她们留下的食物。
二十斤左右的大米,还有盐巴和十来斤鱼肉、十来斤羊肉,看得王嬷嬷惊喜不已。这些吃食两个人省着点吃,能吃将近两个月。
今日那少年说估计他们十来天便可以到京城,再等京城的派人过来,加起来最多也就一个半月。
玉珠也跟着开心起来,现在她们的吃食不用担心,加上李珣和姨母都是可靠之人,现在只需等着姨母她安排人过来接应她即可。
看着空荡荡的一侧,她心中又有些难受,屋子中央还留有李珣用以隔开两方的木架。又看向身上的黑色大氅,这是李珣担心她受冷强行留下的,大氅上仿佛还残留着他的气息。
虽说李珣现在只是将她当身世可怜的妹妹来看,可是他不知道,这些都令她疯狂心动。
午间,玉珠和嬷嬷用过饭食,王嬷嬷便跟玉珠商量着将其中大部分肉食和米面在山间找一处地方藏起来,那样如果这边出了意外别人也只能拿走一部分食物。而且如果真有人来,这么多东西一时间也不好带。
另外这几日还得找一处落脚之地,这个破庙并不隐蔽。就似昨日,李珣他们轻易的就能发现这个地方,难保过些时日不会有旁的人也同样看到,到时她们两人会有危险。
玉珠自然也认同王嬷嬷的想法,于是商量完毕以后,王嬷嬷便带着大部分食物出了门,去寻找合适的藏身之处。并叮嘱玉珠千万不要出去,受了凉就不好办了。
并且要注意外边的动静,有人来一定不要慌,能跑就跑,不能跑就算了。
现在还在这个地界的一般是老弱妇孺,先将屋中剩下的吃食给她们,借此拖延时间,然后等着她回来就好,她一个还是能打过几个妇人的。
玉珠点了点头,于是两人便在这边安定下来等着玉珠姨母来接。
又过了两日,王嬷嬷找到了另外一处落脚之地以备不时之需,食物也是分别藏在几个不同的地方,隔几日便出门拿一次。
趁着休息的功夫便找了些木板杂草将房子四周围的更严实,确保不漏光也不漏风。白天她们也不点火了,担心柴火的烟雾会吸引一些穷凶极恶之人,只夜晚才在屋内烧火做饭。
就这样等了将近一个半月,二人又在这破屋里过了一个稍显冷清的年。在一个平平无奇的白日,终于迎来了侯府的人。
此时玉珠和王嬷嬷正在屋子内裹着大氅和被子闲聊,白日不敢烧火,所以屋中比夜晚还冷一些,两人也只能通过闲聊来缓解苦闷。
在王嬷嬷将某个道听途说的故事讲到这个月的第八遍时,玉珠听到了隐约听到人踩积雪的“咯吱、咯吱”脚步声。
玉珠推了推王嬷嬷,手往门口一指,王嬷嬷明白了她的意思,也下意识的噤声,两人小心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一小条细缝看去。
见到远处一行来人穿戴整齐,且看着衣着样式都差不多,玉珠便知道是侯府的人来了。她的第一反应是狂喜。
却不是因为侯府中的人来接她而喜,而是因为,她确确实实改变了上一世的走向。
这一个多月,她都异常迷茫,如果说她接受了自己的重活这个事实。可她不知道会不会一个人一生的路线都是既定的,她不能改变,如此那般的话,她不觉得重活还有任何意义。
可是如今来看,她已经走出来了第一步,她改变了王嬷嬷上辈子因为身体受凉,一辈子受病痛折磨的结局。也改变了她因为这次逃难受凉导致后面无法生育。
玉珠姨母那边安排了十来个侯府守卫,还有她屋中的管事嬷嬷还有两个丫鬟,跟着李珣一名亲卫的带路,很顺利的来到了玉珠她们的住处。
管事的周嬷嬷倒是来过昌州几次,以往去昌州送礼都是她去的,也见过玉珠,自然认得她。
昌州的事她也听说过,见自家夫人娘家遭如此大劫,她也心中有几分难受。
等见到了玉珠,见她眉眼平和,肤色白皙莹润,看着和夫人都有三分相似。
心中难受的劲也好了几分,夫人姐姐至少还留了一分骨血,也让夫人心里有个安慰。
而且看着便知道,小女娘被那贴身仆妇保护的好,并没有被人糟践。不然她一个孤女,遭遇了那些事,即便去了京城,自家夫人也不方便留她在侯府。
玉珠见那嬷嬷的神色从远处便愁眉不展,在细细打量她片刻后眉头也舒展起来,便知道她是如何想的,见她眉头舒展玉珠心中也跟着定了下来。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当时她还以为,夫君性情温和,的确是个极好的男子。
好在那日敬茶公爹婆母也未有过多苛责,她还庆幸自己找了对的人家,公爹婆母都是心善之人,不曾因这些事情怪罪于她。
后面她才知道,婆母背地里和贴身嬷嬷说起自己,都是很不屑的语气。
“就胸前那对沉甸甸的胸,她还挺的老高,我看了都替她羞,原先还以为是个得用的。”
“亏得长得个狐媚样,就是拢不住丈夫的心。长成那副模样却半分用处都没有,真是可笑。”
可惜这些都是后面才知道的,她那些日子,只担心自己做了错事,惹得公婆和夫君不喜,所以夫君才没有与自己圆房。
随后夫君便以马上要参加科考为由睡在书房,她虽然出身商贾,但也是知道科举对于读书人的重要性,自是不敢打扰。
还日日换着花样做着羹汤送去书房,就算平日回侯府也不敢和姨母说这些委屈。
就这样在府中过得日益艰难,婆母偶尔还会询问一句,“肚里有没有好消息?”她只得胆战心惊的敷衍过去,就怕自己得了污糟名声,到时候反倒还连累姨母。
她已经幸得姨母用心抚育成人,又为她亲自操持找合适的夫婿,桩桩件件她铭记在心,怎么还能让姨母去操心。
而且这些本就是闺房之事,也不好与旁人说起。
直到成婚第二年,姨母的儿子,自己的嫡亲表兄中了进士。自家夫君比表哥大两岁,却连举人都没中。估摸着是公爹说了什么,当晚夫君便被胁迫着来了她的房中。
自那日起,二人顺利同房,虽然过程很不愉快,夫君明显是喝了酒,随意敷衍。
但经过这次,也算成了名正言顺的夫妻,最重要的便是,玉珠也终于可以放下心来,自己的某些秘密终于被掩盖了下去。
她自以为马上便是可以迎来新的开始,可是随后夫君来过一次便又开始不来了,前去书房送羹汤都被书童拦了下来。
她只以为是自己隐藏的秘密被识破了,整日担惊受怕不已。随着有一日半夜,实在忍受不了这所受的委屈和心理折磨,便想着去书房问夫君讨要个明白。
她在书房的门口听着里面那一声声娇喘,以及男人的低吼。才知道原来他的夫君心中早已有人。
“郎君,夫人伺候的让您满意还是奴婢。”里面传来女子有些高昂的声音。
她的那位夫君估计粗声低吼着说道。
“小贱婢,你家郎君最喜欢你伺候。”
那女子娇媚动人的声音又传了出来,似乎被掐到了哪里,她高声喊痛又开始断断续续的呻吟。
“表小姐肯定比奴婢更好?不然为何郎君这几日都去了表小姐的院子。”
这一句似乎惹恼了她的夫君,随后便是女子的求饶声以及男子气急败坏的低吼和怒骂。
“贱人,谁让你和烟儿比较的。”
女子似乎被掐住了脖颈,她的求饶一开始还有声音,最后没了声响。
过了一会儿,估计是放开了女子的脖颈,那女子才悠悠回神醒了过来。
她低声抽泣着,接着便又是男子的轻声细语的哄着,哄了一会儿便又是两人之间开始笑闹。
玉珠呆呆的站在门外,等着这场闹剧结束。
夏日的微风袭来,她却觉着平日那凉爽的风竟然这般刺骨,可是她双亲都已经去世,当时的她,只觉着自己是姨母的拖累,她无处可去无枝可依。
她定了定神,用帕子抹掉脸上的泪,又装作无事发生一般回来自己的宅院。
后面大概过了半月有余,她又一次见到了那位书房丫鬟口中的表小姐。平日她只知是婆母的嫡亲外甥女,经常来府中小住。
那位女子确实长相不俗,有着淡淡的书卷气。她本能的心中有些排斥,却不怨恨她。
她始终觉着,如果她的夫君当日说了自己有情投意合之人,自家姨母也不会做主让她们成婚的。这些自始至终,都不是那女子的错。
哪怕那女子定定的看着她,眼中也带了些许敌意,她却没什么感觉,反而有些羡慕她满身书卷气。
其实她在国公府是有读书的机会的,只是她当时自卑极了,只认为这是国公府为她们自家的子弟请回来的先生,自己哪有什么资格。
况且她还担心,自己学不好到时候还连累姨母被人嘲笑。
玉珠就在周家一日复一日的过着,偶尔她的夫君会来她这边,她也照常伺候着。
随着年岁增大,她也想要一个孩子,可惜一直没有怀上。
那个表妹在她们成婚第三年便入门了,还是个贵妾,那个书房的丫鬟也成了通房,可惜他的夫君红颜知己却并没有因为得到了如花美眷而止步。
到后面,那个表妹再也懒得看玉珠了,只因院子里慢慢有了一群莺莺燕燕,新来的女子总是更为鲜嫩。而那夫君,又最是附庸风雅,自然更喜欢青涩单纯的女子。
和后院的那群女子斗了几年,原本对她有敌意的表妹似乎也缓过神来,开始如她一般不愿再斗。反倒是得了闲二人还一起喝茶,她有时会听那烟儿表妹说说话本,两人一起讨论那负心的张书生、那名动京城的狐妖红娘子。
每当这时,她就有些难过在定国公府时没有跟着表哥表姐一起去读些书,导致看话本都看不懂,只能每天眼巴巴的等着表妹讲。
只是两人因原先有了嫌隙,后面也只能算不交心的朋友,她也看得出来,这位表妹对她们两人共同的相公还是有着几分隐藏在心底的期待。
玉珠冷眼看着院子里的女子争风吃醋,只要不过分就好。
后面她求孩子求了几年,也找大夫看过,大夫只说寒气入体,不易有孕。
次数多了,她喝那苦涩的药也喝怕了。最终决定,求不到也就算了。
她婆母曾说让她养一个妾室的孩子在身边,她也拒绝了。只说着等这些孩子再大一些,看看他们的资质,到时候出众的便可以记名在她的名下。
毕竟养孩子不是养猫养狗,她现在也无心养别人的孩子。
李珣站在门前,轻轻敲了敲门,等屋内王嬷嬷回应,他才带人进屋。
众人一进屋,便感觉通体舒畅,破庙虽然有几处漏风。但都被王嬷嬷小心的堵了起来,加上在山间,有大树阻挡,所以屋内比外头不知好上多少。
而且屋内火堆烧的极旺,众人看着那火堆,感受着明黄火焰的温暖,仿佛从冰天雪地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这屋里极为宽敞,应当原是废弃的大殿,李珣进来后便带着亲卫走到玉珠她们所在位置的另一侧。
王嬷嬷见几人进来,便确定这几人绝对不是歹人。少年气质不凡,另外几人也是训练有素的模样。
见众人放下手中东西准备收拾,王嬷嬷起身拿了火堆旁的一堆柴火抱了过去。
“公子,你们不介意就先用这个吧!我这是我拆掉的一些桌椅板凳。”
李珣打过招呼后,正招呼众人将东西安置好,听到声音,连忙转头。见王嬷嬷抱着满满一大堆柴火过来,心中感谢,这样深的积雪可不好找干的木柴。连连拱手,说道。
“这位夫人,实在感激。”
王嬷嬷见状,只摆摆手,见少年性情温和好相处,她又将陶罐烧好的热水给他们拿了过来。
“先喝口热的,这是我们烧的水,都不值钱,先喝一些暖暖身子。”
李珣知道这是好意,也不客气,况且现在也不是推脱的时候,他身旁的亲卫上前接过陶罐,又拿出带着陶碗给众人倒上。
陶罐不算大,一行人各喝了碗热水,感觉冻僵的身子终于活泛了起来。
李珣也不是小气之人,他们一行人自然带了吃食,给身边的亲卫使个眼色,那亲卫便将肉食送了过去。
他们上路,自然米面、肉食、锅碗瓢盆都带了。
王嬷嬷看到他们送过来的一条冰冻的鱼,看起来足足十来斤,一瞬间眼神都亮了起来。她和玉珠这大半个月哪里吃过肉食,玉珠也是看着便瘦了一圈。
她侧头看向玉珠,玉珠也微微点了一下头。
她们刚刚给人送了柴火和热水,如若现在不肯收人家的谢利,人家还以为她们一开始便有求人的打算,到时候还不好办。
王嬷嬷连忙起身将手往衣裙上擦了擦,笑着说道。
“真的谢谢您家公子了,我们也不推辞,实在是好些时候没尝过肉味了。”
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涨红了脸,一旁的玉珠也跟着小声说了一句谢谢。
李珣余光将这些看在眼里,不自觉对两人好感便多了几分。
一行人安置好,又开始烧火煮今日的饭食,等到屋内饭香冉冉,众人盯着那个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陶罐,不自觉的咽口水。
冬日能在温暖的室内吃上这样一口饭食,不异于雪中送炭。平日有些看不上的吃食,在这样寒冷的冬日也是吃得热火朝天。
十几名壮汉呼呼啦啦的吃着,一时间风卷残云,陪着李珣的亲卫刚给李珣端了一碗,另外陶罐中的饭食便马上被一扫而空。
庆国信奉男子远厨庖,所以味道也算不上好,刚刚做的吃食量少,对于十几个壮汉来说,更是只能算是塞了个牙缝。
王嬷嬷在屠户家长大,自小不缺吃穿,平日更是做惯了吃食。见他们这样做吃食,心痛不已,只觉得他们浪费食材。
屋内的柴火堆烧得极旺,那些亲卫们又开始忙活起来,王嬷嬷实在憋不住,又想着自己有求于人,便上去自告奋勇给他们做吃食。
亲卫们也不好意思起来,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做的饭菜有些难以入口,有人帮忙肯定是好事,只高声谢过王嬷嬷,便听她安排开始分配着洗菜洗锅。
李珣在一旁并未阻拦,一是知晓亲卫们有些贪嘴也实属正常,毕竟他们做的饭食是真的难吃。二是他看得出来,王嬷嬷只是普通仆妇,并无害人之心。
不过他将门出生,自小在西北长大,并不重口腹之欲。平日在西北兵营,也都是与将士们同锅而食。
他转身去外头拿来陶罐煎药,这次回京,母亲担心他受冻发热,常见的伤寒药物也带了。
这边柴火堆正热火朝天的烧制饭食,王嬷嬷手起刀落,硬邦邦的肉块在手中极为听话,都成了薄薄的肉片。
一旁的壮汉们都有些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她,他们练刀这么多年,肉块都没有这样听话。
李珣看到那小女孩单独坐在庙中另一侧,她的仆妇还在忙活着自己亲卫的饭食,想到这一时间脸上有了几分热意。
但是考虑到现在的情况,他还是颇有几分不好意思的走了过去。
玉珠是没见过李珣这番模样的,她去京城后,也在逢年过节时见过他几次。
看着他从少年变成青年,然后……。
想到这里,她突然沉默下来,不知道如何想那然后后面的事。
她自少年开始,心中爱慕的那人便是李珣。
她喜欢他这样洒脱、倨傲、意气风发的活在这世上,因为这是她无法做到的。她是孤女,便只能小心一些活着。即便姨母疼爱,却始终不似父母那样。
“小女娘,可否借你这边的火盆一用,我想熬制一些汤药。”
“公子,你用吧!”
玉珠并未多言,说完之后便自己起身走到火堆一侧,她想多说一些,可是她自己却又不知道能和他说些什么。
现在的李珣,才十五岁。
如果自己没记错,这次回到京城后,李珣便会去往西北。也是因为李珣是镇北侯府独子,经常会去西北待上几年才会回京。
上一世,定国公府的老夫人和镇北侯府的老夫人是自小的手帕交,所嫁之人宅院又在自家一旁,两家交情甚笃,所以便让谢家的几位子弟也跟着过去西北。
只不过李珣是四年后才回来京城的,谢家的子弟待了两年便回来了。
玉珠低头小口小口的喝着汤,她不爱喝肉汤,也不爱喝那些滋补的汤药,偏爱喝鱼汤,徐氏知晓后便让厨房每日变着法子给她做一些鱼汤补补。
实在是当时昌州大灾怕她受了寒,伤了底子,而且女子本就要多补一补。
奶白色的鱼汤被处理得一点都不腥,只带着鱼肉特有的鲜香。等玉珠喝了一小碗,额角也冒出细密的汗珠,颇有些满足的叹了口气,才开始动筷吃饭。
朝食便是小馄炖,每个小小却又胖呼呼的,在绿瓷碗中尤为让人欢喜。另外还有玉珠平日爱吃的乳糕,徐氏喜欢的豆儿糕。
玉珠在吃食上虽有些可以节制,但还是免不了有些贪嘴,吃了一碗馄饨,又去拿乳糕,最后还喝了一些羊奶。
徐氏笑意盈盈的跟在一旁吃,只觉着跟玉珠一块儿吃饭,自己胃口都好了些。
现在京中时兴瘦美人,有道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京中也差不多,时兴什么,贵女便也只能跟着。
像玉珠这样能畅意吃喝的不多了,不过她想着玉珠也不会嫁高门大户,也就随她心意。
女子在世,还是要开心畅快一些才好。不然一世被困在后院,还要限制吃喝,岂不是仅有的乐趣都少了大半。
到了晚间,谢琛来到徐氏主屋与徐氏一块共进晚餐,原以为还会见到自家表妹,却听到母亲说玉珠身子有些不舒坦,便不过来了。
他有些惊讶,今早看着表妹还好好的,只得担忧的连声询问徐氏。“母亲,妹妹可是哪里不舒坦,要不要请大夫来瞧一瞧。”
徐氏略带责怪的眼神看了自家儿子一眼,明明身量比谢六爷还高一些,肩宽背阔,已经肖似大人模样。却依旧古板,还什么都不懂。
“你妹妹没事,不用担心。”
“母亲,是否请大夫来会好些。”谢琛脸上带着不认可,他担心母亲和表妹是讳疾忌医。
“都说了不用你担心,你表妹只是因为女儿家的事,快些吃饭。”说着徐氏用公筷为他夹了菜放在他碗中。
谢琛听后,还是那派端方古板的模样,耳垂却悄悄红了。
他自然也听懂了母亲的意思,读了十几年圣贤书,男女阴阳他还是懂的。却不知能说什么,只得埋头吃饭。
另一边,玉珠正窝在自己院中,今日午后突然来了月事,不过算着日子,倒也差不多。
她每次这个时候便不想动,下午沐浴过后,便整个人有些懒洋洋的侧躺在榻子上。
王嬷嬷和丫鬟春儿在一旁坐着,就着烛光给她绣起了里衣。两人断断续续的闲聊,女儿家之间凑在一起,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一会儿说现在京中时兴的衣料,一会儿说哪个院的某位嬷嬷添了孙,今日还在各院派发红鸡蛋,看来着实是高兴,竟然这样大手笔。
没一会儿,便有丫鬟掀起帘子进来,手中还提着食盒,正是王嬷嬷找小厨房做的补汤。
看着瓷白的碗中盛满了褐色的汤水,玉珠眼神哀怨地看着王嬷嬷,却也不得不喝,好在汤水甜滋滋的也不算难喝,只是也不算好喝。
喝完又被王嬷嬷勒令赶紧休息,王嬷嬷朴素的认为女子来了月事要早些休息,身子千万不能累着冻着。
女子一生本就艰辛,养在闺阁的女娘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是身子娇弱。以后成婚光是十月怀胎,就需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能量,更别提还要操心家中琐碎和教养孩子。
王嬷嬷心疼玉珠,只盼着她身体养好些,以后这关过得轻松些。
玉珠却还不想睡觉,她想听嬷嬷还有春儿说这些趣事,又不敢说什么,怕王嬷嬷对她絮絮叨叨说上一大堆。
嬷嬷健硕有力,又爱板着脸,看着不好招惹,话却特别多。
她只得微微嘟嘴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在自家嬷嬷面前多了几分孩子气。
王嬷嬷知道她的性子,也不搭理,只转头吩咐春儿将碗碟拿下去,径直过去为她铺好床,就站在床边等着熄蜡烛了。
她朝着玉珠招手,似哄孩子一般说道。
“娇娇快来,早些休息好将养气血。”
不情不愿的躺在床上,王嬷嬷为她掖好被角,随即吹灭蜡烛便走出了门。
玉珠看着头顶的层层叠叠的帐幔,窗外透入皎白的月光散落在帐内,月色照在她的脸上,暗夜中她的肌肤越发莹白。
因着今日睡得早,玉珠翻来覆去的有些睡不着,她细数这这几年回到国公府后的时光,总的来说,对自己的表现她还是很满意的。
上天给她这样可以重来的机会,她也想过得更好一些。但是她也害怕别人发现她的异常,或者有更厉害的人也和她有一样的际遇,到时反倒招惹是非。
所以她总是小心些,不敢透露任何东西,也不敢表现出异常。
随即又想到自己这一世改变了前世逃难的经历。
这一世没有在逃难中受冻,又提前半个月来了国公府。可能是因着这个原因,这一世的月事也来的早了些,自去岁刚过十三岁生辰便来了。
来了月事后,胸前也跟着鼓了起来,胸前瞅着竟是比前世更鼓一些。
上一世每次来月事,她都疼得脸色发白又腰间发冷,大夏天的盖着被子还瑟瑟发抖,后面调养了一段时间,却还是疼。
这一世却没有任何感觉,每次都轻松度过,只是人惫懒了些。
如果这一世身体没有受凉,那应该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想到孩童白胖的模样,她又觉得有些欢喜。
她自认为自己可以当好一个娘亲,她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同样的,她也会为自己孩子找一个负责任的爹爹。
想着想着,睡意便开始涌来,临睡前玉珠迷迷糊糊的想着,虽然现在没什么进展。但重来一世她至少让自己和王嬷嬷有了健壮的身体,也不枉此行。
精选一篇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古代言情、甜宠、宫斗宅斗、佚名古代言情、甜宠、宫斗宅斗、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佚名,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目前已写388315字,小说最新章节第191章 霜华居,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书友评论
李峋那里写太多了,我想看女主和男主结婚生子
贺氏写的太差了,一点也没有正常的宗族大妇的基本思想……
感受到作者想要1V1的决心了,后面几章谢琰人物形象更丰富了,感受到他的血肉。
章节推荐
第174章 身份大白2
第175章 尘埃落定
第176章 尘埃落定2
第177章 兖州
第178章 兖州2
作品阅读
玉珠虽然打定了主意想着要嫁谢宴周,却也知道现在不是时机。现在找时间凑上去,反倒惹人厌烦。
而且……,玉珠低头瞧了瞧自己一马平川的前头,现在还是小姑娘模样呢!想招人也得长开了再说。
如果她没记错,谢宴周和表哥他们这次从书院回来以后,便会立刻出发去西北,两年后回来。
回来后按往常一样还是在松山书院读书。
李珣却是四年后回来的,他回来时西北战事一触即发,镇北侯手握兵权,官家不太放心,便让他的独子回京。
到那时,恰巧朝中一位大儒告老还乡,定国公府便花了重金给表哥们请这位大儒前来教学,老太太还发话说侯府的年轻一辈都可以去上课。
上一世侯府人少,便只有三位表哥,还有李珣以及大夫人的侄女去了。
玉珠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接近谢宴周,所以这一世她也准备要去上课。
只不过现在当务之急便是央求姨母给她请个女先生,不然她自己到时只识得几个字,想去也说不过去。
人家可是大儒,杀鸡焉用牛刀,她自己也没这个脸。
玉珠家是江南传统的商户人家,规矩少,也不会专门找人教女子读书。就是学学算术用以成婚后管家算账,另外再教一些浅显易懂的,大概能看懂书信就行。
再说旁的,那可以算是一概不知。
这也是为何上一世玉珠看话本都有些难度的原因,当今的话本,大多咬文嚼字,遣词造句也是异常繁缛。她很多字不认识,自然有些句子也无法理解。
过了大半个月,玉珠也大概摸清楚,侯府和上一世的情况基本无二,看来重生的确实只有自己。
正值用过午饭,徐氏便带着玉珠和玉珠表姐一起聊聊趣事。
女子在家中也是苦闷,像国公府这种人家,更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得有人家下帖子才会出去走一走,所以徐氏倒喜欢和自家女儿还有外甥女多说说话。
玉珠便借着闲话家常的功夫和徐氏说起此事。徐氏见玉珠有这份心,心中倒是有些赞许。
她和玉珠母亲,从小便不爱读书。她喜欢绣花,妹妹喜欢算账。好在自家是商户人家,这样的喜好刚刚好,到时嫁与商户也是会掌家就行。
可是嫁入侯府后,她这就有些不够看了,侯府往来的人都是些知书达礼的女子,她这一比较,就显得有些俗。
加上她是商户出身且外貌有些不够端庄,两项相加便是俗上加俗。
不过再怎么样她成婚了,又生了一儿一女,这辈子也算定性了。再去让她读书强行附庸风雅,既强人所难还恐遭人耻笑。
好在她自个的女儿楚玉,倒是挺爱读书的,她估摸着是遗传了谢家。没成想,自家外甥女也愿意找夫子读书。
她在心中琢磨了一圈,如今玉珠过来了,往后也不可能再去昌州婚嫁,而京城这边尚文风,有些学识的女子在婚嫁之事上确实更好一些。
想明白这个,她暗自怪自己不够关心玉珠, 连这些最重要最基本的自己反倒没注意。
玉珠眼瞅着过个三四年便要相看了,样貌也是和她有些相似,是京城人家普遍不喜欢的模样。如果家世不好还没有点自身优势,那到时候选人家可就有些麻烦。
这时徐氏想起来,原先她也让谢六爷找了一位专门教楚玉的女先生。只是现在楚玉眼看着要成婚,所以从去年年末,便没上课了。
或许可以将那女先生再请过来。
一旁的楚玉是适时的说道。“娘亲,虽说世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成婚后,女子需要掌家,不识字怎么可行,到时还被底下的婆子糊弄过去了。”
玉珠眼含感激的朝自家表姐点了点头。
徐氏听后,拍拍玉珠的手,又笑着说道。“你表姐说得对,而且婚后有些学识跟夫君还能多说说话,姨母看看,有合适的女夫子就将人请过来。”
“谢谢姨母。”
玉珠也不客气,只笑盈盈的靠在徐氏的肩膀,语气亲昵的说道。
楚玉的目光看向玉珠,她倒是没想到,新来的表妹不止长得好性子也是极为不错的。
有什么需求就会大大方方说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那样她反倒不喜欢。
而且极会撒娇,不是那种刻意的装痴卖傻,只让人感觉贴心,看着喜欢却不觉得腻味。
她跟自家哥哥一样,自小便学不来这些小女儿娇态,表妹来了,反倒让她有种长见识的感觉。原来和自己母亲之间,还可以这样亲密。
楚玉忽然觉着,或许她也可以学学这位表妹。毕竟父母疼爱子女天经地义,她们的爱甚至不需要你回馈。
可是成家换了角色那便不一样了,与你相伴几十年的夫君说起来也只在婚前见过几次,说了解也只了解个大概。
如果想与那人长久在一起,并且生儿育女,还是夫妻间多一分亲密比较重要。
玉珠不知道,自己因着一些个亲昵点的动作,反倒让自家表姐对婚事多了几分感悟,更是婚后出现问题后多了一份思考。
而不是仅仅如大部分一样,盲目的追求相敬如宾即可,所有的苦楚都往肚子里咽。
她上一世自然和姨母是没这样亲密的,只是因着重活了一世,又和姨母在前世相处了那么多年的记忆,所以言行举止间就多了一分信任和依赖。
也因着有上一世的记忆,在国公府这边倒也生活的愉快知足。
对于她来说,能有吃有喝,姨母和嬷嬷健健康康在她身边,便是她最大的快乐。
转眼过去了两个月,玉珠终于见到了从松山书院回来的自家表哥。
那日下午去给姨母请安,便看到端坐在一旁的表哥。表哥还是如上一世一般,长相端正,是大家公子的气质。但为人颇有些古板,只严肃的看着她。
倘若是上一世的玉珠,见他这样严肃,肯定还会有几分害怕,可是重生一世的玉珠,自然知晓自家表哥只是性子是这样,人却是极好的。
她行了了礼,笑着喊着,“表哥。”
只这一声反倒让她表哥有些不好意思,谢琛他假装侧头轻咳一声,做惯了弟弟,这是他第一次当哥哥。虽然少年老成,却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如玉珠所料,这次见了表哥之后,再听到的表哥的消息,便是去了西北。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阅美四季》回复书号【1163】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她想着嫁进府中好几年,也没像当初承诺过的每两年回去看—次双亲。她只觉得真丢人,当初还信誓旦旦对父母说这男子—定会爱她—世。
她既没有实现当初对父母的承诺,也没将自己的生活过好。
心中委屈、愤懑将她的心脏填满,只觉着还不如死了算了。但想着自己—双儿女,便也挣扎着醒了过来。
醒来后本以为那女子已经进了府,她还想着为了孩子以后她也要更加警觉—些,万不可如今日—般冲动。
却没想到老国公爷直接将谢六爷捆在祠堂,说他宠妾灭妻,不堪为人夫,为人父。
后面更是用了家法,又将他饿了三天,只给些水,不给吃食。
也是那时,周嬷嬷才告知她谢六爷的身世。
她原以为国公府的规矩只是做给人看的,毕竟谢六爷的存在就是证据。没想到,谢六爷的存在只是因为老夫人心善。
果然,对于男人来说,还是自己最重要。关了几天后,当初信誓旦旦要将外室接回的人,也不吭声了。
所以今日外室就算带着孩子来闹,她也丝毫不担心,她只是生气,恨不得撕了她,敢来坏她孩子的名声。
因为从那时她就明白,她依仗的从来就不是谢六爷的爱,而是老夫人和老国公爷,是这国公府历代传下来的规矩。
作为妻子,她自是不想要这些,恨不得马上与谢六爷和离归家。可是作为—双儿女的母亲,这却是她最大的依仗。
到了晚间,玉珠带着王嬷嬷出门,想去看看徐氏怎么样。才到院门口,却听到梧桐院传来争吵声。
院子里的丫鬟仆妇都在廊下不远处立着,周嬷嬷也站在—侧,众仆妇都战战兢兢,不敢吱声。
谢六爷今日回来的晚了些,平日都是下值了回府打个照面便又去那外室那边。今日估摸着是先去了外室那边,知晓了什么才回来的。
—进门便气势汹汹的,叫周嬷嬷及丫鬟仆妇们出去。
周嬷嬷担心,本想留在屋里,徐氏却眼眸都没抬,只轻声叫她先出去。
—出来不到片刻屋内便传来二人争吵之声,没有吩咐,她们也不敢进去。
她着实担心徐氏,在她记忆中,自徐氏进府,还是第二次和谢六爷发生这样大的争吵。
又见到玉珠,她连忙朝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面上也更为焦急。
现在谢六爷夫妻吵架,她—个徐氏外甥女,到时候谢六爷看她不舒服丢了脸面还累着她遭殃,谢六爷动不了徐氏但让她在国公府待不下去还是可以的。
刚想挥手让她先走,结果门内却传来惊天动地的怒吼,震得众人浑身—抖。
“徐氏,你不过也就是个商户女儿出身,云儿好歹才是秀才之女。你算个什么东西,竟然说她是小娼妇,我看你就是商户出身所以连个基本的教养都没有。”
接着便是徐氏凄厉的声音,明显已经悲愤至极,她大声唾骂道。
“她不是小娼妇是什么,明知你是有妇之夫却还勾着你。这也就算了,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然怎么会被那贱人缠上。”
紧跟着屋里传来杯盏破碎的声音,连带着徐氏更高声的怒骂。
“可是那娼妇眼看着过几日我琛儿就要去学堂,她今日跑来国公府—跪—闹,害我儿名声。那我便非打杀不可,你看着吧!她儿子永远都进不了这族谱,她也永远进不了谢家这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