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柳元清李明的现代都市小说《科技:开局从大学讲师开始畅销巨著》,由网络作家“三把折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科技:开局从大学讲师开始》,主角分别是柳元清李明,作者“三把折扇”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前期以获取知识、教学、发表论文为主,轻松日常)柳元清作为一个996一事无成的社畜产品经理在马路上救一个小女孩被大卡车撞死了,再次睁眼穿越北大最年轻的物理学讲师,作为物理和数学双料博士毕业的柳元清,开局科研背锅被全网抨击,反手一个月发表十篇顶刊论文。有学界砖家站出来表示:“别说是一个月,一年写十篇论文,都是灌水,都是论文刷子。”后被扒出,每一篇都是硬实力,影响巨大。震撼全网。当记者采访时,柳元清淡然的表示,“我没有去专门做科研,那些只是给学生讲课过程中的感悟而已。”...
《科技:开局从大学讲师开始畅销巨著》精彩片段
柳元清进门后马上打开了系统,刚才听到的声音果然不是幻觉。
教学币+1。
系统上多了一条小提示。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只说了几句话,似乎是脑子忽然出现的念头。
“教学?
我教了什么?”
“是告诉她们,我租住的房子贵一点是有道理的?”
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不止是针对获得的教学币,还针对刚才说出来的内容。
前身来到京大以后,就只是找中介看了一个房,连讨价还价的环节都没有,就首接签协议订下了。
对于周边的房价、租金,根本就没有明确的概念。
那么,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肯定不在记忆中。
“《智慧之光》?”
“肯定是《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能够把‘其他人对于知识’的正确理解,百分百的反馈回来。
房租,也是知识?
看来系统能力似乎不止用在‘知识’上,生活上也能用的到。
某种程度来讲,‘有关知识’的内容,甚至可以用‘读心术’来形容,只不过,只能读到因为自己的话语,让其他人产生的理解,而不是什么心思或想法。
柳元清干脆也不去多想,仔细收拾一下屋子,随后坐在沙发上打量着。
现在租住的两室一厅有一百多个平米,面积明显大了很多,还是精装修,自带的电器也都很好,一个人住起来确实舒服。
对比一线城市的房租情况,两千多的房租确实很便宜。
“小城市还是挺好的。”
“住着舒服!”
柳元清倒是觉得很舒心,他马上就行动起来,对自身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总结。
他把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等方面一一罗列出来,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一份详细的计划。
这份计划包括了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旨在帮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柳元清充分发挥了系统的作用。
他利用系统提供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计划,同时还通过与系统的交流,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建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份详细的自我总结,并将其打印出来贴在了墙上。
看着墙上的这份总结,柳元清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他知道,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他相信,只要按照这份计划去做,他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首先,就是资产情况。
钱,很重要!
很重要!
很重要!
柳元清打开手机银行,查看了一下银行卡余额。
果然,和脑子里的记忆差不多,三万三千多块,也算是有那么一点小结余,不至于到月光拮据的程度。
他不禁松了一口气,毕竟刚刚穿越过来,还没有完全适应新身份,如果一贫如洗,那可就麻烦了。
他想起来,自己现在是京大的一名临时讲师,虽然只是一年期的临时合同,但好歹也算有份稳定的工作。
而且,以他的学历和能力,将来转正应该不是问题。
想到这里,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不过,当他看到自己的薪资时,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虽然博士后待遇外加各种补助,月入也在一万左右了,但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名校博士、大学讲师来说,这样的收入实在有些微薄。
再加上这三万多块的积蓄,真的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他摇了摇头,心想:“看来得想办法增加收入了。”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熟悉一下这个世界的规则和环境,了解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地位。
于是,他开始整理前身留下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仔细地分析和整理,他惊讶地发现,前身竟然己经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研究项目,并发表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论文。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更让他深刻认识到,如果想要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就必须持续不懈地努力,才能够获得更为卓越的成就。
事实上,前身的确是一名出类拔萃的毕业生。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就成功发表了五篇涵盖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论文,甚至还包括一篇物理学研究论文。
而其中两篇论文更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篇专注于偏微分方程的数学建模应用,另一篇则聚焦于特定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这两篇极具影响力的论文均与“微分方程”息息相关,充分显示了前身对于该领域的深入探究和独特见解。
因此,尽管他背负着科研污点离开了清大,但北大仍然愿意聘请他担任临时讲师。
可以说,在前身对于微分方程的理解和研究方面,己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柳元清脑中的知识记忆,也有大量和微分方程有关的理解、研究、思考等。
前身希望能扩大研究领域,以偏微分方程结合其他领域,比如,拓扑学、数据建模、度量学,甚至是弦理论、多维拓展,等等。
这主要是因为,单纯偏微分方程的解析研究有其局限性。
偏微分方程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数学学科,科研多领域都会用偏微分方程作为分析手段,但偏微分方程解析的研究,属于数学基础研究范畴,想要出成果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就偏微分方程了!”
“打开系统!”
柳元清仔细考虑一番,马上打开了系统的‘任务模式’。
首先还是创建个任务。
一个念头之下,任务就己经创建好--任务一研发项目名称:偏微分方程的共性解法(难度:B。
)消耗教学币,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增大获取与之相关灵感值的几率。
灵感值:0。
灵感值积累达到100点,可以一次性消耗,辅助获取研发相关灵感、知识的相互关联。
任务结算,获得教学币奖励。
果然!
任务辅助获取灵感!
柳元清仔细研究了好半天,差不多明白过来,创建的研发任务,存在一个‘灵感值’的东西,通过‘获取与研发相关的灵感、知识、理解’,就可以让灵感值增加。
知识和想法,己经存在于脑海里。
‘灵感值’则是任务附带功能,可以把获得与研发相关的内容理顺。
“如果获得与研发相关的知识,可以首接理顺……研发方向就有了!”
“而获取知识,可以有很多方法,读书?
听讲?
或者最重要的……讲课!”
《智慧之光》可以反馈其他人对于知识的理解,讲课面对的人数众多,学生往往会很有想法,就可能带来大量的‘灵感’?
柳元清顿时精神振奋,恨不得马上走上课堂。
可惜,第一堂课要等到周一。
他干脆打开了电脑,耐心的写起‘特定偏微分方程共性解法’的课题申请。
同时,也忍不住琢磨起了前身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记忆,都是有的。
前身己经有了研究方向,并且有了一定的进展,只是因为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研究才会停滞不前。
其中有两个问题,都可以归在‘解法复杂’上。
“但是,解法复杂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能找到统一算法,大不了就做个算法程序,利用计算机的手段解决。”
“看来,前身是天才,但对研究的思考,也会受到局限。”
……周一。
上午十点有课。
柳元清早早来到了学校,去了教务楼的学校科技处。
他来提交课题申请报告。
学校科技处,负责课题申请的是张伟,他并没有在办公室里。
柳元清问了一下,知道在二楼会议室。
他上了楼打算会议室门口看一下,就发现会议室的门开了。
十几个人呼啦啦的走出来。
走在中间的是个女人,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她穿着干练的职业装,浑身上下凹凸的恰到好处,齐肩的短发盖住脖子,大眼睛一动一动的,表情认真而显出独特的气质。
她正和旁边的老教授说着什么。
柳元清多看了两眼,似乎被她察觉到,也朝这边看过来。
两人对视了好几秒。
“眼神有穿透力,表情冷冷的,是个女强人的样子。”
柳元清简单做了个评价,摆了个微笑送过去,朝着对方轻点了下头。
这时,就听到一声轻喊,“柳元清?”
正是张伟主任。
张伟是认识柳元清的,柳元清进学校时也经历了面试。
五个面试官中,张伟就是其中之一。
柳元清看向张伟说道,“李主任,我来提交课题申请。”
这时,中间的女人擦肩而过,再次看了柳元清一眼。
柳元清朝着她点头笑了下。
“跟我来吧!”
张伟和柳元清一起跟在人群后面,一起走到了二楼就进了办公室。
……“宋经理!”
“前面就是实验室了。”
赵复兴教授一边走着,指着前面的低矮楼说道。
宋雪蓉仰头看了一眼,带着思考着轻声问道,“夏教授,刚才教务二楼碰到的那个人,但应该不是学生吧?
我刚才听他说,来提交课题报告?”
“那个是柳元清!”
“可惜了……”赵复兴边朝着走着,边带着感叹说道,“二十出头的清大博士,很少见的少年天才,但还是太年轻了。
他做项目,实验数据的分析出错,导致损失了过千万。”
“这件事,前两天还上了新闻。”
“我听说,他和学校签了一年协议,也就是京大正巧缺讲师,否则,他很难在大学圈子里找到工作。”
宋雪蓉想了一下,问道,“他做实验数据分析?
是数学博士?”
“对,很优秀。”
赵复兴用了‘很优秀’做点评,但满脸都是惋惜的神色。
高校教师最怕的背上污点。
不管是私生活也好,科研方面也好,背上污点以后,就很难继续立足了。
宋雪蓉思索着轻轻点头。
……学校科技处办公室。
张伟仔细翻阅了课题报告。
他沉默了一下,随后点评了一句,“这个课题难度很高啊!”
旁边有两个教务人员,也跟着一起也跟着说道,“数学基础课题,太难了。
我觉得做应用更容易出成果。”
“咱们大学,好几年了,都没出过数学基础课题成果!”
“也就是张老出过成果,过了多少年了。”
“数学,还是应用领域比较好。”
他们说的是数学领域的科研问题。
数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想要出成果是非常困难的,每一个成果都可以说是‘世界级’的。
绝大部分数学类的成果,都是计算机数学、应用数学领域。
张伟又继续翻着课题报告,沉默了一下,才继续道,“课题没有问题。”
“自筹课题,怎么都能过。
但是,柳元清啊,我还是要劝你一句。”
他认真道,“你上新闻的那件事……”说着停了下来,抬头看了一眼柳元清,发现他只是听着,才继续道,“说实话,很可惜。
但是学校有学校的考虑,只能给你一年的合同。”
“如果你想续签,最好是在一年之内出成果,最好还能有影响力。”
“我个人是希望你能留下的。”
张伟认真做了表态。
其他人也跟着劝道,“是啊,柳元清,你年纪这么小,犯一次错很正常。”
“现在只是一年合同,但只要一年内有成果,学校肯定愿意续签……”柳元清听着点头,他的神态很轻松,“谢谢。
我己经想好了,就做这个课题。”
“偏微分程解析,是我最熟悉、最擅长的领域。
而且,我对完成这个研究有信心。”
张伟惊讶的看了柳元清一眼。
有信心?
那可是偏微分方程的共性解法,数学分支基础的研究!
哪怕是世界顶级的数学家,也不敢说一定能在类似研究上有成果吧?
“有信心……好吧。”
张伟发现也没理由不接受,点头说道,“既然你坚持,我就录入进入了。
明天大概就能查到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