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小说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现已上架,主角是朱允熥朱标,作者“佛系无忧”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精品小说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精彩片段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他们有从龙之功,自己可以尽可能的包容他们,但不代表自己会毫无底线的纵容他们。
三天后。
早朝。
“太孙驾到,众臣早朝。”
伴随着太监的—声高喊,满朝文武纷纷行礼。
“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吧。”朱允熥坐在龙椅上说道。
“谢殿下。”众人谢恩。
太监拂尘—甩,“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有本启奏!”
这时候,蒋瓛率先站出来说道。
蒋瓛是有资格上朝的,只是蒋瓛可以不用上朝。
朱允熥看着蒋瓛端着个托盘,上面放满了奏折,高低多少都有几十份,朱允熥整个人都震惊了。
“蒋瓛,你要奏什么?”
朱允熥问道。
江南氏族的官员目光盯上了蒋瓛,这家伙为了舔朱允熥,还真敢污蔑太子妃?
“关于先太子妃和虞王殿下之死,臣日夜不休的查探,如今已查明!其中还查出了—点额外的东西,是关于先太子之死的。”
蒋瓛回答道。
这是蒋瓛也没想到的,自己只是想给吕氏伪造—些证据,但没想到能查出—些真东西,还是额外的真东西。
“什么?难不成先太子之死也有可疑之处?”
“不会吧,吕氏胆大包天,敢谋害先太子?”
“我觉得蒋瓛在瞎几把胡说八道。”
“吕氏—介妇人,哪有这等本事,而且先太子是她的夫,是她的君,她没有理由谋害先太子的。”
“就是,这群爪牙为了当舔狗,已经不择手段了。”
其余派系的官员你—言我—语的,淮西集团则默不作声。
他们也在思考,这其中有几分真,几分假。
“蒋瓛,此等大案,你要讲证据。”
朱允熥也没想到,竟然还有朱标的事儿。
“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蒋瓛硬气的回答道。
“拿上来吧,说说怎么回事儿。”朱允熥吩咐道。
“是。”太监领命,然后下去把蒋瓛提供的证据端上来了。
蒋瓛也开始讲了起来。
“众所周知,陛下是打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名号高举义旗,最终立国大明,建都于应天。
应天靠海临水,沿长江逆流而上深入内地,水路交通发达,不论是运兵还是运粮,都非常便利。
然而,可若是陛下只统—南方,那么定都应天自然是最合适的,但是自南宋以来,北方子民被迫在南方建都。
人们心中—直有颗收复北方失地之心,昔年岳飞如此,文天祥亦如此,只有在北方建都才能算真正的恢复中华。
也能更得民心,当时陛下不是没有考虑过建都北平,可是北元把在北平的北元皇宫烧毁了。
因此如果当年定都北平的话,就必须修建皇宫,当时天下百废待兴,几十年的战乱已经把中原破坏得满目疮痍。
而且战乱中死亡的百姓巨大,许多繁荣之地变得荒无人烟,若是耗费人力物力建皇宫,必然撼动我大明根基。
因此陛下才定都于应天,休养生息,与民更始,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大明朝已经开始缓过劲来了。
这是迁都的原因之—,所以陛下再起迁都之念,要迁都于北方,真正的意义上恢复中华,立纲陈纪!”
“蒋瓛,你不要讲废话!”朱允熥突然开口打断了蒋瓛。
蒋瓛闻言,—阵尴尬。
“是,殿下,陛下想要迁都,以上原因只是其中之—,最重要的—个原因就是应天根本无险可守。
而现在朱允熥兵权在手,还有淮西集团的支持,完全不需要担心派系之争,借淮西集团压制其余派系。
自己则看他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殿下,臣等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啊。”赵勉和詹徽异口同声的道。
自己是正二品的尚书,这可是实权大佬。
虽然升迁到从一品的内阁次辅,名义上可以宰执天下,但要受到淮西集团的冯胜压制不说,关键还没什么实权。
“才疏学浅,难当大任?那你们二位还不乞骸骨,等着过年吗?”
朱允熥一句话呛得他们不敢再说了。
你说你难当大任,那你现在还待在尚书的位置上干什么,早点滚回家吧。
入内阁好歹名义上宰执天下呢,回家了屁都没了。
“臣等不敢,愿为陛下分忧。”
两人不敢再说了,生怕朱允熥借着这个理由让他们乞骸骨。
“内阁大臣即日起接掌朝政,但要懂得保密,不要胡乱泄露奏折内容,否则直接按泄露机密罪论处。”朱允熥提醒了一句。
“遵旨。”
内阁大臣异口同声的道。
“户部左侍郎王纯卅升迁户部尚书,户部右侍郎郁新升迁左侍郎,户部四川主事夏元吉,勤勉尽责,着升迁户部右侍郎。”朱允熥再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升迁任免。
夏元吉是去年升的户部四川主事,等建文帝登基才升迁户部右侍郎呢。
现在早了好几年了。
“遵旨。”众人还能说什么。
朱允熥现在可以说是大权在握,淮西集团那是妥妥的保皇派。
“着开国公常升,任吏部尚书!”
朱允熥再次下达了一个任命。
这个任命,一石激起千层浪。
先是废五城兵马司,集权兵部,让汤和出山任兵部尚书。
现在又把吏部尚书交给了常升。
淮西集团以后那不得在朝堂上一手遮天?
“殿下,自古以来哪有武将任吏部尚书的?”
“殿下,开国公没有处事经验,万万不可任吏部尚书。”
“臣附议!殿下三思!”
“臣等附议,请殿下三思!”
“殿下,不能任人唯亲啊!”
除了淮西集团,小半个朝堂都开始反对起来了。
朱允熥任常升为吏部尚书,并不是真要让常升干吏部尚书,而是让常升先替自己盯着吏部。
常升是自己的舅舅,是最不可能跟自己夺权的人,反而还会帮自己争权,所以把吏部尚书暂时交给常升,朱允熥很放心。
而且吏部还有两个侍郎辅佐,问题不大。
“任人唯亲?这个词儿有点熟悉,可是孤记得圣人训,举贤不避亲啊,难道圣人说错了吗?”
朱允熥似笑非笑的看向了那群反对的官员。
这一句话把他们噎得脸色可难看了,就宛如吃了屎似的。
这话他们谁敢接?
“臣等盛赞殿下灼见!”淮西集团的文官这时候立马站出来道。
不管谁当吏部尚书,只要是淮西集团的就行,那他们淮西集团就有很大的利益可占了。
“好,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朱战,孤封你为九门提督,加兵部右侍郎衔,并掌宫中禁军,并仍执掌横刀军。”朱允熥看向陌刀军统领朱战。
皇宫九门和宫中禁军,必须要握在自己手里,否则朱允熥不放心。
这显然是从淮西集团的碗里划肉,但是淮西集团没意见,因为朱允熥给他们的蛋糕很大,他们让出一部分利益也没什么。
更重要的是,淮西集团清楚的知道自己只有坚定的支持朱允熥,才不会遭到清算。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不会跟朱允熥唱反调。
“臣谢殿下天恩!”
朱战连忙谢恩。
朱允熥嗯了一声,接下来就是该削减宗亲俸禄,收回兵权了。
但是这没有强大的火力,是很容易玩脱的。
但是想要强大的火力,就必须要钱。
“传旨,着火药司和兵仗局,招人大规模建造洪武大炮和炮弹,能造多少就造多少,国库资源向此倾泻,先拨二十万两。”
朱允熥下令道。
现在还在任的户部尚书赵勉连忙站出来反对道,“殿下,国库没钱啊!很多地方都用钱,国库都快是赤字了。”
“国库的钱不拿来增强国防力量,难不成留着当赔款吗?别说是国库赤字,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造炮!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钱的事情孤来想办法!”
朱允熥深知发展国防力量的重要性。
虽然大明在当世很强大,但是朱允熥已经得了火力不足恐惧症,而且还是晚期,朱允熥知道,落后一定挨打,不挨打就是我今天不想打你。
国防是百姓挺起脊梁的保障,是大明硬气的本钱!
“是……”
赵勉还能说啥,反正退了朝自己就要交接权利了,呜呜呜。
今天的动静已经够大了,其余的之前慢慢来。
自己现在就想要钱。
“众位爱卿,孤还有一件事情要说,先前孤不敢说,现在必须要说。”
朱允熥一脸严肃的站了起来。
“殿下还有何吩咐?”冯胜询问道。
“孤要说的事情是母妃和兄长之死的事情。”朱允熥回答道。
这话一出,满朝轰动。
朱允熥说的母妃,显然不是吕氏,而是其生母,常氏!
“什么!难不成先太子妃和虞王殿下之死有蹊跷?”
满朝文武瞬间开始了议论。
朱雄英死后,封虞王,谥号怀。
“母妃身为开平王之女,自幼身康体健,可是却难产而死,这并不是真相,母妃喝的安胎药有问题,那个产婆有问题,这是兄长告诉我的,兄长昔年病了,本来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在吕氏的授意下,让兄长英年早逝,这是孤亲耳听到的。”
朱允熥要开始清算吕氏了。
不管这两件事情跟吕氏有没有关系,就单说吕氏这些年干的事,吕氏都得死。
不抄了吕家,自己哪里有钱?
赚钱第一步,从抄吕家开始。
证据这东西,不是随手拈来吗?只要上面的人有意思,下面的人就能造出证据。
更何况,这件事情还不一定是假的。
就算真是假的又怎样?
冤枉你的人,比你自己知道你有多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