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音苏宝珠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浏览逃荒,我全家都是重生的》,由网络作家“墨墨是墨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苏音苏宝珠的小说推荐《逃荒,我全家都是重生的》,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墨墨是墨爷”,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福运预知梦全员重生权谋爽文无CP真假帝王】前世,苏音、苏母、小姑三人惨死在暴民的屠刀下。转眼间,三人一同重生,在暴民冲入村庄前,提前逃离。逃荒路上,遇到被家人抛弃的愚孝爹,本以为他是拖后腿的存在,没想到他未卜先知,手段变得狠辣。在京城中遇到傻白甜双胞胎弟弟,结果一个变得阴险狡诈,一个变的冷血无情。“说吧,你们前世身份。”愚孝爹:“额,傀儡……皇帝。”二弟别过脸,“九千岁!”三弟冷着脸,“暗影之主。”好家伙!苏音直呼好家伙!这都是牛逼的主!听着他们说的前世,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三人的记...
《全文浏览逃荒,我全家都是重生的》精彩片段
位于东图县往南的官道上,一行人三十户人家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拉成一条绵延数百米的队伍。苏音他们走的这条官道,说是官道,其实还是泥土路,只是比平常的小道宽许多。
走了莫约三个时辰,杏花杨村里正喊停,原地休息。
此时正值晌午,日头正高,非常晒人,大伙都躲在官道两侧的树荫下。
苏音三人与舅舅一家紧挨着,走了一个上午的路,没停歇一会儿,所有人都累得不行,大伙都没什么讲究,找一个地方,一屁股坐下。
等会儿还要赶路,大伙都没起锅煮饭。
在农家,不是农忙的时候,基本就吃两顿,朝食和夕食,对应早餐与晚餐。
走了这么久,凌晨五点吃的那碗浓粥,早就消化干净,饥肠辘辘。
苏音从车上拿出一个包裹,从里面摸出三个面饼子和几根肉干,分给苏母和小姑。
苏母瞧见肉干和饼子,忙摆手,“娘不饿,你们吃。”
哪里是不饿,这是舍不得吃。
苏音心知肚明,也不给她拒绝,直接塞到她手中,压低声音说道:“娘,你放心,车上有吃的。”
苏宝珠最清楚车上的食物,多吃个一顿两顿还是可以的。
“小嫂嫂,你就放心吃。”苏宝珠对着她眨眨眼。
苏母看看两人,没再拒绝。
她吃了几口干饼子,起身走到杨桃花和小杨贵的跟前,将那两根肉干给了两个小的。
杨桃花看着手中的肉干,眼眸发亮。
苏母对着两个小的举了一个嘘声的手势,让他们快吃。
大舅舅三个孩子,一儿两女,三个孩子都成婚了。两个女儿的夫家是隔壁村的,在收到消息后,也都跟着来了。
二舅舅生了三个儿子,一个成婚,另外两个都到议亲的年龄。
唯独小舅舅生的一儿一女,最大的杨桃花也才十岁出头,小杨贵也只有5岁。
其他几个大外甥见到了,也不会说什么。
三位舅母也张罗着拿着吃食给自家男人,男人家吃一整块的饼子,女人则是两人分一块饼子,就着水吃。
里正家、杨屠夫家,还有不少人家,见周围人都吃了,也多多少少拿一些吃食给自家男人。一路上靠着人力拉着板车,是非常消耗体力。
“表姐,东西你捂好,别让人抢了。”小杨贵凑到苏音跟前,眼神瞥向斜对面。
苏音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就见着一个莫约五岁左右男童,正直勾勾的盯着他们。
那孩子长得很壮实,胖墩墩的,像这么壮实的娃儿,在农户家里都是极少见的,反倒是树荫底下忙碌的女孩儿,身子瘦弱,面黄枯瘦,瘦得像根竹竿,似乎风一吹就倒。
这家人总共有六口,上面是两个老的,下面是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两个孩子。
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就像是两个极端。
男童见他们看着自己,冲着他们做了一个鬼脸,跑到妇人面前,扯着对方的衣袖撒娇。
“娘,我也要吃肉干。”
大壮娘哄着孩子,“大壮乖!咱们吃面饼。面饼也好吃。”
“我才不要,我要吃肉干。”大壮将面饼扔到地上。
大壮娘哄着孩子,一旁的女孩儿捡起地上的面饼,拍掉上面的尘土,没敢吃,喉头吞咽着口水,怯生生的拿着面饼走到她娘面前。
“娘,弟弟不要了,我可不可吃一口,就一小口?”女孩怯生生的问道。
这话就像是触怒了妇人,抬起手,一巴掌打在她脸上。
“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你是饿死鬼投胎啊。家里就这点吃食,不紧着你阿爷他们,你倒是会享福。赶紧替你弟弟扇扇子。”
坐在一旁休息的男人和老两口就像是没见到这一幕。
女孩顶着红肿脸,委屈的不敢哭,拿起蒲扇,给弟弟扇扇。
“大丫姐,真可怜。”小杨贵低声感叹一声。
一看这种情形,也知道这孩子在家里的日子不好过。
一家子重男轻女,还是非常极端的那种,完全没将女儿当成人看待。
里正家长子杨金走来,“大山兄,我爹让你过去一趟。”
“什么事?”
“商量后续的路程怎么走。”
“好。”
杨金说完,又朝着下一家走去。
杨大山起身,苏音跟着起身,“大舅舅,我也想去听一听。”
“走吧。”
两人走到里正家那边,周围已经坐着好些人,每家每户都派了一个代表。
等到人都到齐后,里正招呼着所有人围坐成一圈。
杨里正开口,“人都到齐了,我来说一件事。”
“刚刚大树告诉我,前面有一条小路,比走官道少一半路程到富顺县。小路有些难走,得走一段山路。”
“车子能过吗?”杨大山开口问道。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杨大树开口,“可以,刚好可以通过一辆车子。”
“你们觉得如何?是走小路,还是走官道?”杨里正看向众人。
大壮爹开口,“走小路,能少走一点是一点,人能轻松点,粮食都能节省一些。”
这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
“我也赞同走小路。”
“我也赞同。”
苏音突然出声,“大树叔,现在改道走小路,需要多久到富顺县?”
“需要八个时辰。”
“那走官道呢?”苏音再问。
“需要十四时辰左右。”
这一对比,走山路要快将近一倍的时间,在所有人意动时,苏音再次开口。
“现在这个时辰往山路走,那就意味着咱们今晚得在山里过夜。”
杨屠户笑着道:“苏丫头,你就放心吧!山里危险,但咱们人多,不怕的。”
“是啊。”
“哈哈,女娃儿就是胆小。”大壮爹笑着道。
杨大山狠狠瞪了对方一眼,大壮爹顿时不敢笑了,讪讪的闭上嘴。
二十几个人一表态,大部分都愿意走小路。
商量好下面的路程,里正吆喝所有人启程上路。
在这个时代,能走出东图县的人不多,杨大树比大多数人强,去过周边几个县。
对路线也比其他人都清楚一些,由他在前面带路。
“李叔,族叔,小子不才,在东图县也有些人脉,认识一些人,听到的消息比那些道听途说的要准一些。”
里正和几位族老正为这件事拿不定主意。
里正开口,“孝永,你说说,外面到底是个什么光景。”
方才还吵吵闹闹的村民,自觉的闭上嘴,安静的等着他。
苏孝永很满意众人的态度,更是享受这种被人追捧着的感觉,他轻咳一声开口,“他们说的过于危言耸听。朝廷已经派遣巡抚前往云州、甘州、岷州赈灾。这次派遣来巡抚乃是威远侯,是皇后的侄子,侯爷武艺高强,且智慧谋略都是一等一的。”
李锐蹙眉,“你说这么多,与我们有何关系?”
苏孝永不悦的瞥了他一眼,“蠢货!”
李锐刚想开口,苏孝永转过头不与他多说,自顾自对着族老们继续说,“威远侯这个人嫉恶如仇,最恨贪官污吏,为人刚正不阿,是难得清官。五年前,大贪官英国公一族被灭九族,便是由威远侯查出。”
村里的人哪听过这些,只听得一愣一愣。
“我得到最新的消息,咱们巡抚大人准备整治云州等地的贪官污吏,还有那些哄抬物价的奸商。所以啊,有些奸商得到了消息,纷纷逃亡。他们再不走,等待他们就是巡抚大人的屠刀。”
众人恍然大悟,觉得他言之有理,对那位巡抚大人很是好奇、崇拜。
李锐想说什么,但不知道该如何辩驳。
苏音蹙眉,大伯这一番话可谓是说到所有人的心坎上,也极具迷惑性,直接将她和李锐说的那些佐证,都成了别人畏罪潜逃。
“大伯,你怎就确定你的听到是真的消息,而不是道听途说。”
苏音不想将自己和李锐哥刚刚的心血白费,也不想让村里人走上一辈子的老路。
人群里的苏母见状,有些急切说道:“我相信音音和李锐说的。”
苏孝永没想到最先驳自己面子的人,是自家人,且还是在家里最不受待见的老三媳妇。
他面色一沉,“老三媳妇,音音这小妮子不懂事,你这个做母亲还纵着。你平日就是这么教孩子的?在她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长辈。”
苏母被怼得又急又气,张嘴想要反驳,苏父忙开口,“大哥,你别误会。她们嘴笨,但绝对没有不敬你的意思。”
苏音可不认同苏父的和稀泥,“大伯,我们这是在谈论着关乎所有人命运的事情,我作为村里的一份子,且里正叔也是让我说的。我只是开口问了一句,大伯你又何必如此动怒?难道消息是你杜撰的?让我戳穿,才会如此恼怒?”
“若不是杜撰的,你又何须动怒?慢慢与人说道便是,为何用一顶大帽子,堵我的嘴?”
苏孝永瞪着眼盯着面前叭叭不停的小丫头,竟不知这丫头的嘴巴如此厉害,三两下就站在高处,更是用心险恶的诋毁自己。
“他不会真的是在瞎说吧?”
“李锐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孩子。”
“音音舅舅分析的也不无道理。”
“唉,真不知道该听谁的。”
苏孝永听到周围人的议论,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告诉我消息的人乃是县令的侄子,诸位觉得是他们的道听途说准,还是我的消息更准。真是不知所谓。”
最后那一句话是冲着苏音和李锐而去。
众人一听到是县令的侄子,心中的天秤立马往苏孝永倾斜。
苏孝永对着里正和几位族老说道:“有威远侯在,云州三地之事会平定,无需过多担忧。我们这里距离云州还隔着一个豫州,火烧得再厉害也波及不到咱们这里。”
“举家迁移,伤筋动骨。咱们这里虽然也干旱,但好歹偶尔会落几场雨,只要熬过去,来年必然是风调雨顺。还望里正叔与诸位叔伯,慎重再慎重,切莫因一些风言风语,便舍了家业,落得个无根之人。”
苏孝永说完后,又转过身,扫过之前对他不信任的村民,声音冷淡,“你们愿意相信便信,不愿意相信,跟着李锐家一同离去便是。”
说完,他甩袖离去,一副‘不与蠢货为伍’的姿态。
村民们议论纷纷,不知道该相信谁。
“里正,几位族老,我们这是到底走还是不走?”有人发问,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附和。
里正与几位族老也是头疼,这件事太过重大,哪能那么容易决定。
“你们都先回去,等有了决断再通知你们,你们自个也回去都想想。”里正开口。
村民们一哄而散,离开时嘴里都在讨论着,到底该不该走。
李锐看着离去的村民,面露忧虑,对着里正开口,“里正叔,我说的是真的。我匆匆赶回来,不仅是要带走家人,也是想让村里人避开这场祸端,但既然大家都不信,我也不强求。只希望我说的都是假的吧。”
他对着几位族老们行了一礼,带着家人匆匆离去。
苏音刚准备开口,大舅杨大山匆匆赶来。
他按照约定的时间过来,刚走到李家村村口就听到了风声,来不及的多问,匆匆赶来。
苏音看到舅舅到来,在他开口前,先说道:“大舅,我刚刚与里正叔他们说了你遇到行商之事,也说了你判断流民会窜到我们这边的事。”
杨大山一愣,旋即就明白过来,很自然将遇到行商的事摁在自己的身上。
里正赶忙问道:“事情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在来之前,杨大山已经信了六七分,如今来了李家村听到李锐带来的消息,已然相信,世道即将大乱。
杨大山也看得出里正等人的犹豫,有些事他也不能替外人做决定。
“我也不确定,但我不敢赌。”
若他们猜测是真的,自然是皆大欢喜。若不是,到时候所有人只会埋怨你这个出头人。
人性就是如此,别觉得所有人都会自省,会检讨是自己的决定才会如此,大多数人只会将错误怪在别人身上,才好摘除自身。
这也是里正等人如此为难的原因之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