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煜帝陆无瑶的其他类型小说《遇见昏君后,我选择摆烂小说煜帝陆无瑶》,由网络作家“粉墨丹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见到煜帝进来,他连忙转身行礼,“见过陛下。”煜帝看向他,焦急问道:“这药如何?”白衣男子恭敬回道:“回陛下话,这药极好,炼制出来的丹药是上上层,对陛下所修炼的法术有很大的帮助。”闻言,煜帝紧皱的眉眼渐渐散开,嘴角不禁上扬,“那便快些替朕炼制出来。”白衣男子点头应下,“是。”“陛下,此药是我们的人从南域一位商人手中买下的,那商人说此药十分难寻,世间仅有一株,需要我们用三十万两买下,如今已付了一部分,还欠着那商人十五万两未结清。”一旁的暗卫对煜帝说道。煜帝看着丹炉里的药,不在意道:“朕待会就让户部拨银子。”暗卫脸色为难道:“可如今户部是归摄政王管辖,属下担心…”“有朕的口谕,摄政王不敢阻拦。况且他知晓朕现在做得一切都是为了谁。”煜帝沉声...
《遇见昏君后,我选择摆烂小说煜帝陆无瑶》精彩片段
见到煜帝进来,他连忙转身行礼,“见过陛下。”
煜帝看向他,焦急问道:“这药如何?”
白衣男子恭敬回道:“回陛下话,这药极好,炼制出来的丹药是上上层,对陛下所修炼的法术有很大的帮助。”
闻言,煜帝紧皱的眉眼渐渐散开,嘴角不禁上扬,“那便快些替朕炼制出来。”
白衣男子点头应下,“是。”
“陛下,此药是我们的人从南域一位商人手中买下的,那商人说此药十分难寻,世间仅有一株,需要我们用三十万两买下,如今已付了一部分,还欠着那商人十五万两未结清。”一旁的暗卫对煜帝说道。
煜帝看着丹炉里的药,不在意道:“朕待会就让户部拨银子。”
暗卫脸色为难道:“可如今户部是归摄政王管辖,属下担心…”
“有朕的口谕,摄政王不敢阻拦。况且他知晓朕现在做得一切都是为了谁。”煜帝沉声道。
摄政王王府,户部尚书卫阳登门求见。
“殿下!陛下方才传口谕来户部,说要微臣支十五万两银子给他,如今户部由殿下做主,微臣不敢擅自决定,特地登门来征求殿下您的意思。”
摄政王坐在主位上,捏着茶盏,神情晦暗不明。
半晌之后,只听他语气淡淡道:“听陛下的。”
卫尚书闻言一愣,连忙道:“可上月陛下就从户部支走了三十万两,说是培养暗卫,这才没过多久,陛下竟又要支走十五万两,这国库的银子若再这么支下去,只怕早晚会出事。”
摄政王喝了口茶,捏起桌上的一块梅花糕看了一会,“本王听闻此次前去南燕援助百姓的陆大人,为南燕发明出了一项伟大工程,陛下还特地封她为正二品国公?”
卫尚书不知道摄政王为何突然说起这件事,但还是点头道:“是,微臣也听说了,工部尚书和微臣说,这陆大人虽年纪轻轻,但在建筑工程上有很大的天赋,是个可塑之才。”
在大盛,年纪轻轻就被封为正二品国公的官员,也就仅这一个了吧。
真是看不出一个新上任的礼部官员,竟能解决连工部这些年都毫无办法的南燕常年的涝灾祸患。
此事传到朝中大臣耳里,无一人不对此事感到大为震惊。
且还让工部尚书对她夸赞不已。
听说还在私下找上了礼部尚书,想将陆大人讨去工部。
不过他们现在说得是陛下要支用银子的事,这与陆大人的事也毫不相关啊。
“你现在派人去将陛下这两月来动用国库银钱的事情都传到那位陆大人耳里。”摄政王放下手中的梅花糕,对着满是疑惑地卫尚书说道。
听到摄政王的话,卫尚书更加疑惑了。
将这件事告知那位陆大人有何用?
难不成她还能阻止陛下乱动国库的银钱?
思及此,卫尚书面色一变,突然想到了在当日早朝上,陆无瑶站出来怒骂煜帝的震撼场面。
那可是大盛创建以来,比御史台还要胆大,敢于在早朝上当众痛骂陛下的唯一一个大臣。
这下他知道摄政王要他派人将此事告知陆大人是何用意了。
一个连陛下都敢骂的人,她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微臣明白,这就派人去办。”卫尚书想明白后,连忙从摄政王府离开,跑去安排此事了。
“殿下,靠这位陆大人真的能阻止咱们陛下乱用国库银钱?”贴身侍卫冷砚走到摄政王身旁,带着满脸质疑问道。
工部尚书解释的声音逐渐淹没在百姓们的一声声质疑声中。
随着百姓的吵闹声越来越大,快到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就在这时,人群中骤然响起一道悦耳但具有信服力的声音。
“本官可以保证!”只见众官员里走出来一个身穿深红官袍的娇小身影。
虽看着她年纪轻轻,但方才说得话却让人听着十分有震慑力。
原本吵闹的百姓因此安静了下来,但大家的脸上还是充满着质疑。
陆无瑶笔直有力得站在人群前面,神情肃穆。
“你又是谁?你身后的几位大官都不敢出来保证,就凭你一个小小女官拿什么保证?”有百姓大声询问。
陆无瑶看向他,声音沉稳有力,“本官是大盛礼部的礼部侍郎陆无瑶,此次是受陛下旨意来援助南燕,帮助百姓们解决如今的艰苦处境。”
“哼!如今我国朝堂是没人了么?这么重要的事就派你一个年轻女官前来,说得好听是来援助,我看是当今陛下糊涂至极,早就不想管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了,所以就随便派了个人来应付了事!”一个站在人群里的中年男子满脸不屑地冲陆无瑶大吼道。
连朝廷的工部官员都解决不了的事,靠她一个年轻女官怎么可能办到?
“我记得专门负责治理水患的往年不都是朝廷工部的官员么?怎会你一个派礼部的官员前来,难道陛下这次是真的舍弃我们南燕了?”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妇人面带绝望道。
听到这话的其他百姓纷纷恐慌起来。
让一个压根不懂治理的礼部女官来拯救南燕,不就是表明当今陛下和朝廷都不打算管他们了。
“百姓们,新建水坝的设计图纸就是这位陆大人一人构想出来的,陆大人为了南燕殚精竭虑,这几日人都憔悴了不少,大家不能这般说她。”身后的工部尚书听不下去,站出来解释道。
要说之前他们也对陆无瑶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可自从看了那张由陆无瑶想出来的那张设计巧妙的水坝修建方案。
他们几位官员心中早就对陆无瑶感到敬佩不已了。
“区区一个礼部官员如何懂得修建水坝河堤,你们当我们老百姓是三岁小儿,真的听你们胡扯不成?!”人群中不少百姓出声质疑。
“说得对!我们才不会相信你们说得鬼话...”
工部尚书还想再开口解释几句,却被陆无瑶用眼神示意让他退了回去。
“本官知道大家不是不愿相信我们,而是不敢相信,但昏…陛下昨日已经派遣朝廷送来了十万斤粮食来支援南燕,修建的材料也由工部尚书采买来了,人多力量大,本官相信只要大家同本官齐心协力,尽快将新的水坝修建出来,南燕日后定能变回以往那副繁华样貌!”
“本官今日就在这里立下保证,倘若这新修的水坝不能解决现如今面临的水患问题,不能帮百姓们改善如今的生活状况,本官便立即主动请旨辞官,继续留下帮百姓们治理水患,百姓们吃什么本官吃什么,百姓们住简陋的屋棚,本官亦然,本官会一直留到水患问题解决为止!”
此话一出,身后的工部尚书和几位官员立刻急了。
“陆大人你好不容易一路通过科考入朝为官,如今才入朝一月,你怎可轻易就说辞官?”工部侍郎急声道。
大盛每代君主对官员的考核都讲究公平公正。
要想入朝为官者,都必须通过大盛严格的科考制度。
即便你是权贵世家也亦然。
所以他们几个都知晓通过科考入朝为官,这中间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与心血,还有无数个奋力苦读的日夜。
在朝为官的人都明白其中的艰辛不易。
当听到陆无瑶用自己的官途来向百姓们立下保证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顿时出现了愕然。
不仅仅是他们,就算是朝中其他官员听到也会感到无比震惊。
几位官员也上前劝说陆无瑶。
“为官者皆是为国为民,如若本官不能完成昏...陛下交给本官的差事,那本官也没脸回去复命。”陆无瑶开口打断他们劝说得话。
她明白她今日若不给百姓们一个保证,那南燕的水坝就建不成。
水坝建不成,百姓们就只能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昏君可以放任不理,但,她陆无瑶做不到。
见陆无瑶语气坚决,几位官员也不好再相劝。
但陆无瑶这番话算是彻底给百姓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毕竟回顾往昔,百姓们还从未见到朝廷派来的官员敢在他们百姓面前立下辞官如此严重得保证。
人群中质疑得声音渐渐削弱了不少。
工部尚书趁机将明日水坝正式竣工得注意事项和百姓们宣布了。
有不少百姓犹豫一会后,便主动站出来报名愿意参与此次竣工。
他们的年纪分布不均,有年老的老人也有年纪轻的少年。
尽管帮不上太多忙,但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家乡南燕尽一份微薄之力。
陆无瑶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上前报名,顿时眉眼微弯。
只要大家能够同心协力,一起参与修建,相信这新的水坝就能很快修好。
在陆无瑶用辞官作为保证的前提下。
南燕水坝在第二日就开始了竣工修建。
百姓当中还有许多不能上去帮忙的妇人孩子,陆无瑶便带着她们一块帮忙给干活的人准备饭食。
工部尚书和几位官员在修建过程中也都是亲力亲为,耐心与百姓当中的工匠们沟通如何修建的事宜。
每个人都非常努力地积极投入在修建当中。
中途遇到难题,工部尚书都会来询问陆无瑶。
幸亏系统早就将如何建设水坝工程的一系列技巧都输入到了陆无瑶脑子里。
所以在面对工部尚书得提问,陆无瑶都能对答如流,讲解得清晰明了。
如此一来,工部尚书在心里又对陆无瑶愈发感到敬佩了。
他甚至觉得他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都应当让给面前得陆无瑶来当更合适。
如此天赋异禀的建设大才,还好没让陛下处死。
不然就是他们大盛的一大损失。
正在远处搬水泥得百姓们在看到工部尚书遇到问题都要去询问那位年轻女官的时候。
不由改变了一些原先对陆无瑶得偏见与质疑。
连朝廷派来的尚书大人都要跑去询问她的意见,看来这位年轻女官和他们想象得不一样。
然而此刻陆无瑶的脸上并无半分畏惧之色。
她等得就是昏君下旨将她处死。
这样她就能提前回去了。
至于帮助昏君创造盛世的主线任务,她压根不想管。
除非昏君迷途知返,不再修丹追求长生不老。
变回之前那个圣明的君主。
她倒是可以考虑留下辅佐。
此时端坐在案桌前的煜帝已经忍无可忍,这逆臣竟如此不知好歹。
当日她在早朝上当着众臣的面指着他这个一朝天子的鼻子骂,他念在她是为国为民,算得上是一代忠臣,他忍了。
从地牢出来,面对他的圣旨不下跪,身为帝王的他...也忍了。
可如今她非但不领情,还说将功赎罪的机会是他这个一国君主自作多情硬塞给她的。
屡次踩在他的帝王脸上胆大妄为,这叫他如何能忍?
可恨!
这逆女子实在令人可恨!
“陆无瑶,你不要以为你替百姓说了几句话,朕就不敢杀你。”煜帝嗓音冷沉,含着一丝杀意。
陆无瑶眉眼扬起,冷哼一声,无所畏惧道:“要杀要剐,请便。”
“来人!将此逆臣拖下去,以拶刑处置!”煜帝已然被陆无瑶这副桀骜的态度,气得恼怒不已,当场下令命人将她带去刑部行刑。
此话一出,底下的工部尚书连忙冒着丢命的风险,深吸一口气,出声阻止道:“陛下!不可啊!陆大人此行为南燕为我们大盛创下了天大功劳,陛下怎可惩治我们大盛的有功之臣!”
闻言,煜帝眉眼一怔,蹙眉道:“你说什么?”
就她一个新上任的礼部侍郎,还能给南燕和他的大盛创下天大功劳。
“何时工部尚书也敢忤逆朕的话了?你若想替这逆臣求情,也该想个能令朕信服的借口,你方才所言,朝野上下脑子没问题的人谁会相信?”
“陛下!微臣所说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陛下!”工部尚书匍匐在地,满脸惊慌。
这时,一旁的刘公公连忙上前,颤颤巍巍道:“陛下!此事的确属实,陆大人为解决南燕水患,解救百姓们于水火之中,连夜发明出了一座能合理治理水患,抵御涝灾的新水坝,工部尚书携一行的官员带领当地的百姓们,依照陆大人所画的水坝构建图纸,历时一月,已将南燕水坝重建完工了!”
“陆大人发明了这项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是大盛和大盛百姓的有功之臣,还请陛下三思啊!”
进来押陆无瑶前去刑部领罚的两名侍卫,听到这话,僵在原地不敢有所动作。
后又觉得站着显突兀,干脆也跟着跪了下来。
这可是造福百姓的有功之臣,他们今日若将有功之臣送去领罚,只怕除了良心不安,还要被南燕百姓的唾沫性子淹死。
原本听到此等大喜的消息,煜帝应当替天下百姓高兴,立刻嘉奖有功之臣。
感谢他为大盛做出的无私奉献。
可如今这有功之臣偏偏是,居然是屡屡冒犯他,骂他是昏君的逆臣陆无瑶!
煜帝脸上的表情难以言喻,不知他此刻的心情是该高兴还是生气。
“陛下!还请三思啊!您若处置了陆大人,可就寒了南燕百姓的心呐!”在工部尚书心中,如今已经把陆无瑶看成了未来工部的接班人,如此有天赋才能之人,他绝不能让陛下毁了。
“尚书大人你这是何苦,上首坐着的是昏君,任凭你今日说破了嘴,他也不会听进去半分,且即使他今日看在百姓的份上不杀本官,本官也不会对昏君忠心。”陆无瑶说得话句句踩在了煜帝的雷线上。
任她是不是有功之臣,他今日也非要处置她不可。
“朕向来赏罚分明,你既为南燕做下了滔天功劳,也算是为朕解决了一大难事,即日起封你为正二品国公...”这是有史以来,煜帝赏赐大臣时,全程脸色阴沉,不见半分笑意。
听到煜帝封陆无瑶为国公,工部尚书心中顿时高兴极了。
高兴得好像被封国公的人是他一样。
一旁的刘公公连忙笑道:“陛下如此圣明,乃大盛之福,陆国公还不赶紧上前谢恩。”
陆无瑶不高兴,非常不高兴。
她压根不想当什么正二品国公。
还有这昏君为何对她这般宽宏大量,不但不罚她了,还给她升了官。
难道说这昏君并未昏的彻底,还有挽救得余地?
刚这般想,下一瞬她耳边就响起了煜帝冷酷无情地嗓音。
“赏罚分明,朕如今赏了你,那接下来就该是罚了,陆无瑶屡次对朕言语冒失,屡教不改,带下去杖责十大板,再关去地牢自省三日!”
陆无瑶:“........”
她就知道这昏君无可救药,听不进忠臣的劝谏。
说什么赏罚分明,只怕这赏赐也是迫于她的功劳不得不赏。
这昏君的做法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他的所作所为,明显得表达出他不想当世人口中的昏君,但有些事情做得却都是昏君所为。
这回工部尚书也不敢再劝,他知道陛下已经退让了一步。
唉,这陆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不饶人。
方才只要她稍微向陛下服个软,说几句好话,陛下断然不会再处置她了。
可她硬是不说,如今惹得陛下处置她,对她有什么好处?
陆无瑶被带下去领板子,工部尚书对她叹了口气出宫去了。
刘公公端来一盏茶,轻声试探道:“陛下,这陆大人一介女子,坐马车一路颠簸赶回京,还未休息就立即入宫复命,如今又要受十大板,老奴担心只怕她的身子受不住啊。”
煜帝瞪了他一眼,将茶盏用力挥落在地,“没朕的旨意,谁敢让她死?!”
刘公公吓得脸色一变,立即跪了下来,“陛下说得是,是老奴多嘴了。”
煜帝冷哼一声,怒冲冲朝寝殿走去。
这边打陆无瑶板子的侍卫得到了刘公公的指示,控制了打板子的力度。
十大板子打下来,陆无瑶只受了点轻伤,还能自己走路,侍卫又将刘公公从御医那问来的药膏塞给了陆无瑶。
随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就离开了。
陆无瑶将手上这瓶上好的膏药收在怀里,径直去了地牢。
“请问陆大人在家么?”
海嬷嬷一眼就认出了工部尚书是三日前送谭子熙来家中的那人,便连忙将人迎了进去,“我家姑娘在家,大人请进。”
带着工部尚书进来,海嬷嬷就看到陆无瑶站在桌前倒酒,还倒了满满两碗。
她连忙快步走过去,将酒坛从陆无瑶手中抢走,生气道:“姑娘,日后你再偷喝,老奴我就离家出走,再也不管你了。”
陆无瑶哂笑一声,“嬷嬷,我就喝这一回,下次再也不会了,我保证!”
院子里站着的工部尚书假装没看见这一幕,提着东西抬头看向别处。
看不出这陆大人在家里还是个孩子心性。
“尚书大人这个时辰来本官这,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哄好海嬷嬷后,陆无瑶才看向院子里在装作不存在的工部尚书。
听到陆无瑶和自己说话,工部尚书连忙转过身来,笑道:“本官过来是来看看陆大人,陆大人身上的伤可好些了?”
“快好了,多谢尚书大人挂念本官,正好今日我家嬷嬷做了一大桌好菜,尚书大人留下来吃点?”陆无瑶热情邀请。
这尚书大人来得可真及时,嬷嬷方才不是没人陪她喝酒么?
这不陪她喝酒的客人亲自上门来了。
工部尚书今日除了携带礼品来看望陆无瑶,还带着另一项艰巨的任务。
如今见陆无瑶邀请他留下吃饭,他正求之不得,可以边吃边聊。
“那本官就恭敬不如从命。”
这边谭子熙也穿戴整齐,来到了前厅用饭。
他身上的伤有些严重,若稍不注意碰到都会疼痛难忍。
所以他身上的衣裳都是请赵管家帮他穿上的。
陆无瑶见谭子熙过来,连忙将那日工部尚书带他来京城医治的事情与他说了一番。
谭子熙听了,才知道原来救下自己的是面前这位大人。
他反应过来,立即起身向工部尚书致谢,感谢他对自己的救命大恩。
工部尚书笑着摆摆手,扶着他坐下,“你身上的伤有些严重,不必行此大礼,既然陆大人准你留下休养,你便安心在此住着。”
谭子熙微微点头,“子熙能遇到两位大人出手相救,都是老天庇佑。”
“方才我听陆大人说,你是进京参加今年会试的考生?”工部尚书问道。
“是,我是从北衍城赶来参加会考的,不料途中竟遭遇歹人谋害性命,多亏了遇到了大人你们,这才没让歹人得手。”
“京城边上竟有人敢谋害天子门生,你放心,本官定会帮你查明此事。”工部尚书如今对这些年轻才子的印象很好。
说不定日后极有可能是大盛的肱股之臣。
就如现在这位年轻的陆大人一般。
遗憾的是没有先入他们工部。
谭子熙看了旁边的陆无瑶一眼,见她冲自己点头,随即拱手道:“子熙多谢大人相助。”
陆无瑶觉得此事多一个人帮忙,总是好得。
而且工部尚书是朝中的老人了,说不定能很快查到这位姓陈的官员是谁。
酒饭吃到一半,工部尚书终于说起了他今日前来的正事。
“陆大人,本官今日来之前,听说陛下前不久派出去的暗卫寻到了炼丹的一株奇药,陛下得知后,下口谕要户部支十五万两银子出来买奇药,本官还听说上月陛下就在户部支走了三十万两,说是培养暗卫,实则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心里都知晓陛下是拿去买炼丹的奇药了。”
这边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已经在城门口等着了。
看到陆无瑶的马车到了,他们才宣布前往北衍城的队伍正式启程。
一处正好能望到城门口的雅间里,穿着雍容华贵的男子站在窗前,品着手中的茶盏,视线落在陆无瑶一行人的队伍上。
“殿下,人已经出城了,这下您也能安心了。”站在窗前靠左的冷砚对着身旁容颜俊美的男人轻声道。
摄政王将茶盏里的茶水喝尽后,淡淡道:“回去吧。”
冷砚应声,随即主仆二人一前一后相继从雅间离开。
皇宫,煜帝的寝殿。
“陛下,陆大人同工部尚书他们已经启程前往北衍城了。”刘公公进来禀报。
煜帝垂着眸眼,随意应了声。
然后视线停留放在矮桌上刚刚研制出来的丹药。
刘公公小心抬头看了眼,随即十分识趣地退出了寝殿。
寝殿内,一身鎏金黑袍,五官俊朗的煜帝正坐在软榻上,看着红木盒子里由白先生研制出来的丹药,嘴角忍不住微勾。
“青檀,户部的银子可拿给你了?”
话落,名叫青檀的暗卫从角落里现身,上前恭敬道:“回主子话,十五万两银子不多不少已经给到了属下手中,今晚属下就连夜送往南域。”
“嗯,此去你和他们说,白先生说得那三样奇药,不惜一切都要给朕寻到,不论要多少银子,只要能将奇药找到,银子的事朕来解决。”煜帝沉声说完,随即将丹药服下,开始打坐修法。
青檀见状,无声告退,连忙从殿内闪身离开。
这一日。
早朝上有大臣冒着天威站出来劝说煜帝登基多年,应尽快充盈后宫,为大盛繁衍子嗣。
虽说陛下还年轻,但国不可一日无后。
即便不选妃,也得替天下挑选一位皇后才是。
大臣们说得有理有据,可最终还是通通被煜帝怒怼了回去。
他现在哪有心思选妃入宫。
这群大臣一个个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做。
每日上奏都与他说大盛哪哪的百姓生活水深火热,要他拨银子下去。
而如今,该做的事一件没办好,反倒操心起他后宫的事情来了。
幸亏那爱管闲事的逆臣不在,不然今日早朝又不得安宁。
“陛下,臣也认同礼部尚书的话,陛下已登基六载,早些年陛下同臣等说年纪还小,立后选妃一事不急,臣等便没再提及此事,可现在陛下已二十有二,为了大盛社稷着想,立后一事不宜再拖了。”位于首列的冯丞相难得站出来发言一次。
礼部尚书见朝中德高望重的百官之首冯丞相,也站出来说赞同他的话。
整个人瞬间变得有底气多了。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拱手附和冯丞相的话,劝煜帝尽快立后,替大盛江山延绵子嗣。
“立后,选妃这两件大事,等大盛迎来国泰民安,兵强马壮的那日,朕自会和诸卿商议,丞相年事已高,能协同摄政王替朕管好朝政已是不易,在其余的事情上就别再费精力了。”煜帝说出这番话的语气,不冷不怒,让人瞧不出丝毫情绪。
大臣们忍不住在心中腹诽。
陛下就是话说得好听。
若您将这些年从国库里支出的炼丹修法的银子全都花在利国利民的事情上。
如今的大盛早已是一幅繁华盛况了。
现在大盛的处境,底下百姓们的处境,不都是您这几年来沉迷炼丹修法一手造成的么?
最新评论